濃香型白酒的勾調
發布日期:2016-08-03 00:00 來源:http://www.clunyindia.org 點擊:
專業刊物雜志中多有報道,但未必切中要害。任何一件事或一項事業的成功與否,往往是由細節決定成敗。勾調的意義和作用前面已贅述,在這里重點介紹勾調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。質量原則:不成熟的酒不勾兌,不合格的酒不出廠。要勾兌某種成品酒,首先要遵循質量第一的原則,這是勾兌師應有的職業道德,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。一個不重視產品質量的企業,必將會被市場所淘汰。在勾調過程中,首先要先確定產品質量標準,圍繞這一中心組織基酒。成本原則:提高合格率,多創經濟效益。在注重產品質量的同時,還要考慮到生產成本。搞一點高質量的酒,各企業都能做到,要真正形成批量,占領市場,形成品牌,那就不容易了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,精心勾兌,盡量多的使用帶酒與搭酒。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。合理庫存原則:保證庫存量和貯存期。白酒需要一定的貯存期,也勢必要有一定的庫存量。這是穩定產品質量的前提。即使市場勢頭很好,也不能全部傾出,否則很容易引起質量的波動。消費者的否定,造成市場的丟失。所以,堅持合理的庫存量與貯存期,是保證質量穩定,占據市場的重要條件。質量順序原則:質量由低到高。在勾兌某一種酒時,都是用不同質量的酒按不同比例勾兌出來,勾兌酒時,先用和后用哪種酒,勾兌出的酒質量是有差別的。勾兌時應堅持基酒質量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加入并依次攪拌。時間順序原則:由新酒到陳酒。同一檔次的酒經過不同時間的貯存,質量差別很大。勾酒時應從新酒到陳酒依次加入并攪拌。平衡原則:色譜骨架成分與微量成分的比例搭配。某種成型的成品酒,其酒中的各種香味成分所占的比例都有一定的范圍值。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值,就改變了產品本身的風格特點?;A酒勾兌時,最終都要落到這一點上來。調味原則:基礎酒確定之后,應已接近標準酒的質量,但還不完美,要通過調味使產品質量保持穩定和有所提高,突出風格,調味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此。調味時除遵循勾兌的基本原則外,還應注意:先調香,后調味;先調酯,后調酸。先由含低沸點成分高的到含高沸點成分高的調味酒依次加入,并依次攪拌。
可參考如下順序:酒頭調味酒——酯香調味酒——陳釀調味酒——窖底香調味酒——老酒調味酒——醬香調味酒——酒尾調味酒——高酸調味酒。調入的順序不同,酒的口味和風格就有一定的區別。如同廚師做菜一樣,同樣的原料有的做出的是農婦燉菜口味,有的是宮廷菜口味,道理是相同的。提醒同行一定要注意。衛生潔凈原則:在調味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器具量具一定要潔凈衛生,否則會影響調味效果。因為白酒是非常靈敏的東西,甚至不經易間就可能改變其口味。特別是大樣酒調味時,在提取不同的調味酒時,不能用同一器具提取不同的調味酒,如果用同一器具提取不同的調味酒,會改變調味酒的風格,甚至會毀壞某種調味酒,這是勾兌師必須注意的問題。后調味原則:勾兌好的半成品酒,經過除濁、硅藻土粗濾,半成品酒中的各種微量成分之間的比例會有新的變化,必須再調味(微調),使微量成分之間的比例達到新的平衡,此時的酒質才堪稱完美。(注意:調味酒的比例不能太大,否則,極易出現貨架期的反濁。)各種香型酒之間的相融原則: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,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巨大變化。中國白酒各種香型之間已沒有了過去那么的經緯分明。企業為了適應消費者,引導消費,滿足人們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需求,其產品也在與時俱進,在生產工藝當中都在相互借鑒,優勢互補,勾調上也更是“取長補短”、“相融”、“烘托”,充分展現產品個性,創新生產工藝、創新產品風格。勾調時應遵循各香型酒口味輕重原則,應從口味清淡到口味厚重的順序,依次加入,其勾調效果尤佳。